【專業解析】馬來西亞開戶到底簡單還是困難?
- CCPS市場調研部
- 4月18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從流程、迷思到真相,讓您一次搞懂關鍵差異
✅ 我們的優勢:四天三夜完成開戶,只此一家
近年來,隨著越來越多台灣朋友前往馬來西亞置產、申請第二家園或布局海外資產,「開設當地銀行帳戶」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。
但網路上的資訊五花八門,有人說開戶很簡單,有人卻說開了半年還開不成,有的理專甚至說「不用人飛去就能辦好」。
真相到底是什麼?
在這篇文章中,我們將以最實務、最有經驗的角度,來為您分析馬來西亞銀行開戶的流程與關鍵成功要素,幫您少走冤枉路。
最重要的是——我們非常有信心地說:
目前市場上,能安排您在四天三夜內一次完成:
✔ 開立綜合外幣帳戶
✔ 開設支票戶(馬來西亞本地支付房款必備)
✔ 拿到提款卡
✔ 完成網銀與手機銀行開通
的業者,只有我們。
有些操作細節屬於我們團隊長期建立的專業 know-how,無法公開於網路上,但如果您有實際需求,歡迎留下聯絡方式,我們會安排專人與您聯繫。
🌀 客戶常見疑問:為什麼網路上說法這麼混亂?
很多人在搜尋資訊時會發現:
有人說「馬來西亞開戶超簡單,幾天搞定」
也有人說「跑兩趟還是被拒」
銀行理專給的答案還會互相矛盾,有的說可以遠端開,有的說一定要本人到場
這些混亂的說法,其實源自於幾個核心差異:
客戶本身條件不同(是否有購屋、是否有合法身份)
銀行分行標準不同(城市、分行、理專經驗都有影響)
業者定義模糊不清(什麼叫協助開戶?是指陪你去還是幫你省下一趟飛行?)
🔍 真相一:外國人開戶,通常必須本人親赴當地
目前馬來西亞各大銀行(如 HSBC、Maybank、CIMB、RHB 等)對於外籍人士開戶的基本規定如下:
本人需親自到當地分行辦理
提供護照、簽署文件、資金用途說明
準備相關資料(詳情請洽我們的專業顧問)
有實際用途(例如:購屋、子女就學、第二家園申請等)
若無合法身分、無資金需求背景,銀行幾乎不接受遠端開戶。
因此,「不用飛過去也能開戶」的說法,請務必審慎對待。
🔍 真相二:有購屋訂單 ≠ 馬上可以開戶
很多人會問:「那我已經買房了,是不是就可以開戶?」
這裡要特別說明:
依照政府與銀行的正常程序,屋主要完成開戶,需等到正式的買賣合約完成政府用印。
這份合約叫做 S&P Agreement(Sale & Purchase Agreement),需經政府用印才能生效。
這個過程通常需等待 1 至 2 個月。
拿到用印合約後,您才具備開戶的資格。這就是為什麼:
👉 一般業者說他們能「協助開戶」,實際上是指等您拿到政府用印的合約後,再陪您飛第二趟去辦理開戶。
這樣做流程上雖合法,但對客戶來說:
必須來回飛兩次
時間成本與機票住宿負擔高
開戶流程嚴重延誤整體資產配置時程
⭐ 我們的價值:讓您只飛一趟,開戶與置產一次完成
我們與多家銀行建立長期合作窗口,透過「已簽訂購屋文件+提供財力證明」的方式,可先行安排開戶流程,不必等待政府用印完成。
這代表:
✅ 客戶只需飛一次
✅ 同一趟行程內完成看屋、簽約、開戶
✅ 行程安排緊湊、高效,節省大量時間與金錢
這項安排的核心在於信任與專業配合的窗口,絕非一般旅行社或仲介能提供的服務。
🔍 真相三:每家銀行標準不同,窗口才是關鍵
即使同樣是 HSBC 或 Maybank,不同分行、不同理專的做法可能完全不同。
我們整理出以下常見銀行的開戶實務差異:
銀行名稱 | 外籍戶開戶難度 | 備註 |
HSBC | 中等 | 有房產交易背景者優先,與我們配合密切 |
Maybank | 偏難 | 偏向服務本地居民或商戶,不適合外籍自然人初戶 |
UOB | 中等 | 文件齊全可行,但需說明用途與資金來源 |
RHB | 偏難 | 窗口配合度高,但各分行作業落差大,不適合外籍人士 |
由此可見,真正的差異不是哪家銀行,而是您有沒有走對窗口、準備對文件、配對到適合的時機。
🧭 我們能協助您解決什麼問題?
我們的服務不僅僅是「幫您開一個帳戶」,而是幫助您建立完整的海外金融資產體系。包括:
✅ 置產規劃、建案挑選與簽約安排
✅ 指定開戶銀行與預審文件協助
✅ 陪同前往銀行辦理開戶(含翻譯與溝通)
✅ 網銀與提款卡開通說明與操作協助
✅ 後續匯款、結匯、支票填寫教學、資金調度與帳戶稅務建議
📞 想了解開戶方案?留下您的資訊,我們主動與您聯繫
若您有意前往馬來西亞置產或設立海外銀行帳戶,
請務必透過專業團隊一次完成流程,避免走冤枉路。
歡迎透過下方按鈕連結留下您的資料及需求或直接與我們聯繫,我們將安排專人與您對接,
提供最符合您需求的開戶與置產方案。
海外投資,從一個穩定可信的帳戶開始。
找對人,一次完成,就是最好的風險控管。
Comentários